在这里,死亡就是个数字,而在疫情前期,因为排不上检测而去世的人,他们连数字都不是。
春天的花开了,有人,却永远留在了冬天。
1
天气预报说,3月26日的武汉,阴有小雨。
乌云密布下,武汉的天空阴沉着,汉口殡仪馆里,家属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等待领骨灰盒,在那里,没有哀乐,没有哭声,当有人举起手机准备拍摄,立马会有人前来制止。
拍出来的零星照片在自媒体传播,而后,便是删帖和限流。
有人问,为什么意大利的、西班牙的棺材照片可以照常传播,汉口殡仪馆的照片要被删除,没人给予解释,也没人给予回答。
就这样,我们只能看到零星的汉口殡仪馆照片在一张张控诉着悲哀,话说着凄凉。
今天,有人在微博发了一张图片,配文是:武汉殡仪馆门口,排满了领骨灰盒的人。
但不久,图片即被删除。
有一位武汉的姑娘说道:为什么有人发了汉口殡仪馆排队的图片,却被删被限流?我经历了整个领取过程,社区提前预约了,早上8点到殡仪馆排队4个小时。有多少亲属们的悲伤,愤慨,却只有认命。多少个没有被确诊的人,最后就成了一个冰冷的盒子?数字之外的他们都被忘了吗?都不值得一提吗?
谁来回答这位姑娘的责问?数字之外的他们都被忘了吗?都不值得一提吗?
有人在微博下回复:普通人的死和维稳比不算什么,悲哀。
还有人说到:现在的社会,已经不允许我们悲伤了!
2
与之相对比的是,意大利殡仪馆堆满棺材的视频和照片满天飞,西班牙停尸房的视频不断被推送和传播。
这到底是为什么?难道在全国人民喜迎复工,笑看别国疫情肆虐的时候,提起我们死了多少人,缅怀和纪念那些逝去的人们,让悲情通过照片来刷屏,这就是负能量么?
我很不解,别国的死亡图片可以传播,而我们的死亡图片却要被删帖。
更有甚者,别国经历的惨况有多惨,传播图片还不够,还要直接上视频,而汉口殡仪馆一张排队领骨灰盒的照片都要被限制传播,正视我们正在发生的事,为什么就这么难呢?
有人留言:听见远方的哭声觉得揪心,却嫌身边的哭声太过吵闹。
好像只要捂着身边人的嘴,那些痛苦的哀嚎就不存在,可以继续做着天下第一的梦。
还有人追问:汉口殡仪馆的图片被限流,意大利人民的棺材板却能上热搜视频,何必掩耳盗铃呢?
我们将意大利的棺材板信息做成视频在国内疯狂传播,但对于意大利将所有逝者的讣告登报一事却遮遮掩掩。
那些逝去的人们,除了亲属,没多少人知道,他们来到这个世界,留下了什么。
我在想,他们一定觉得很冤,冤到无处话悲伤,无处话凄惨。
在他们临别之际,家属,都不能送最后一程,这是何等的悲凉。
有一种悲楚叫作:生不能临别话几句,死不能亲抚七尺棺。
而在武汉,很多逝者的家属,到最后,就是这样的场景。
3
我们对于别国的死亡,大肆宣传,对于我们殡仪馆的场景,删帖和限流。
在我们这里,死亡就是个数字,而在疫情前期,因为排不上检测而去世的人,他们连数字都不是。
当死亡发生在他国,似乎就与我们没有多少关系,但当死亡发生在我们这里,它就成了敏感话题。
当死亡就在身边,我们更能感同身受,而全国人民亲历的这场抗疫,现在有死亡的图片在传播,每个人都难免悲从中来。
而他们,正要美化灾难,在灾难面前,一场表演秀即将开始,再谈论死亡,就是他们眼中的不合时宜。
他们认为,只要不再谈论灾难,他们就可以顺利过关。
现在,没有人道歉和谢罪,也没有人主动担责,更没有人站出来说一声对不起。
一切,都是那么静悄悄。
静到让人害怕,让人窒息。
我总怕这场疫情到最后变成了表彰,没有追责,没有反思,没有责任,有的,就是胜利和欢呼。
而我只能再次呐喊和呼喊:若你不能为真相和追责而呐喊,那么请你不要为谄媚和虚伪而喝彩!
天依然很阴,汉口殡仪馆的队伍还排得很长很长,队伍中,没有哭声,殡仪馆里,没有哀乐,而网络上,却是一片删帖。
你听,哭声在人们的心中淤积,哭诉着悲哀和无力。
没有人负责,不代表不用负责。
春天的花开了,有人,却永远留在了冬天。
而那个冬天,我们只是没有过好春节,而他们,却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的冬季。
4
唯死亡不可以被删除
3月26日,武汉的天空细雨濛濛,汉口殡仪馆里,家属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等待领骨灰盒。
有的是儿子来领母亲的骨灰,有的是父母亲来领孩子的骨灰,有的是妻子来领丈夫的骨灰,有的,全家都故去了,就没有人来领骨灰了。
也许,在历史的大叙事中,这些沧海一粟、九宇一尘的生命不过就是个数字,这些数字在几万的病例里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不足3%的比例,在14亿人口的基数面前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更小的比例,有些人,还根本就不在那个统计数字里面。但是,这几千个活生生的生命,是几千个活生生的家庭。
他们,经历了童年的磕磕碰碰,少年的懵懂无知,青年的迷惘和憧憬,中年的沉稳或焦虑;他们,会为了工作太累而抱怨,也会为生活里的小确幸而欢欣鼓舞,抱怨过后,欢喜过后,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和生活。如果没有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他就是你擦肩而过的路人,与你我他一样,普普通通的人们,尽心尽力地烹调着生活里的柴米油盐,然后在光阴里一点点老去。在他们的每一个家庭里,有相互扶助的不易和感动,有陪伴成长的艰辛和欢喜,有源于俗事的拌嘴和红脸。
然而,他们本来方向既定,匆匆前行的脚步永远定格在了这个春天。
春天是不是就只能莺歌燕舞,百花赞颂,如果春天充满了恐惧、伤感、猜疑和追问,就只能被埋在地下,是不可以说出来的?
悲伤被甩出去,流成一条长长的河,河上没有风帆,却都是死者弯曲的倒影——可是,悲伤是不被允许的。
没有哭声,没有祭奠的仪式和香火,有人拿出手机拍照,被制止,有人把殡仪馆的照片放在网上,被删除。
有一位武汉的姑娘说道:为什么有人发了汉口殡仪馆排队的图片,却被删被限流?我经历了整个领取过程,社区提前预约了,早上8点到殡仪馆排队4个小时。有多少亲属们的悲伤,愤慨,却只有认命。多少个没有被确诊的人,最后就成了一个冰冷的盒子?数字之外的他们都被忘了吗?都不值得一提吗?
然而,关于外国疫情死亡的讯息被广泛流传,而且在此地似乎特意地被强调和渲染了,比如意大利的那些排放整齐的、每一朵花都放在上面的棺椁。
我们习惯了报喜不报忧,一副咧开嘴巴的笑脸好像就能掩盖所有的问题,好像所有的问题都能因为笑脸就消失不见,连灾难都能生出欢喜、生出赞美、生出歌颂、生出感恩来。
对灾难进行反思,让它下一次不再发生,这是最起码的人道主义,把它掩盖起来,用歌颂、赞美、感恩和笑脸掩盖悲伤,难道悲伤就不存在了吗?不反思并改变灾难发生的因素,悲伤还会再度成河。
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权利,生命是弥足珍贵的,生命是最应该被尊重的,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构成天地间最亮丽的风景,一个个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、爱恨情仇构成了历史的大叙事,一个个生命才是一个社稷最应该关注和保护的——死亡,不可以被删除。
也许,很多牢骚、很多呼喊,很多不平,都可以被删除,唯死亡,不可以被删除
本文来自联合号,如有版权争议,请联系我们usauna@126.com 文章仅代表自媒体观点。
3月26日,武汉的天空细雨濛濛,汉口殡仪馆里,家属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等待领骨灰盒。 有的是儿子来领母亲的骨灰,有的是父母亲来领孩子的骨灰,有的是妻子来领丈夫的骨灰,有的,全家都故去了,就没有人来领骨灰了。 也许,在历史的大叙事中,这些沧海一粟、九宇一尘的生命不过就是个数字,这些数字在几万的病例里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不足3%的比例,在14亿人口的基数面前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更小的比例,有些人,还根本就不在那个统计数字里面。但是,这几千个活生生的生命,是几千个活生生的家庭。 他们,经历了童年的磕磕碰碰,少年的懵懂无知,青年的迷惘和憧憬,中年的沉稳或焦虑;他们,会为了工作太累而抱怨,也会为生活里的小确幸而欢欣鼓舞,抱怨过后,欢喜过后,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和生活。如果没有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他就是你擦肩而过的路人,与你我他一样,普普通通的人们,尽心尽力地烹调着生活里的柴米油盐,然后在光阴里一点点老去。在他们的每一个家庭里,有相互扶助的不易和感动,有陪伴成长的艰辛和欢喜,有源于俗事的拌嘴和红脸。 然而,他们本来方向既定,匆匆前行的脚步永远定格在了这个春天。 春天是不是就只能莺歌燕舞,百花赞颂,如果春天充满了恐惧、伤感、猜疑和追问,就只能被埋在地下,是不可以说出来的? 悲伤被甩出去,流成一条长长的河,河上没有风帆,却都是死者弯曲的倒影——可是,悲伤是不被允许的。 没有哭声,没有祭奠的仪式和香火,有人拿出手机拍照,被制止,有人把殡仪馆的照片放在网上,被删除。 有一位武汉的姑娘说道:为什么有人发了汉口殡仪馆排队的图片,却被删被限流?我经历了整个领取过程,社区提前预约了,早上8点到殡仪馆排队4个小时。有多少亲属们的悲伤,愤慨,却只有认命。多少个没有被确诊的人,最后就成了一个冰冷的盒子?数字之外的他们都被忘了吗?都不值得一提吗? 然而,关于外国疫情死亡的讯息被广泛流传,而且在此地似乎特意地被强调和渲染了,比如意大利的那些排放整齐的、每一朵花都放在上面的棺椁。 我们习惯了报喜不报忧,一副咧开嘴巴的笑脸好像就能掩盖所有的问题,好像所有的问题都能因为笑脸就消失不见,连灾难都能生出欢喜、生出赞美、生出歌颂、生出感恩来。 对灾难进行反思,让它下一次不再发生,这是最起码的人道主义,把它掩盖起来,用歌颂、赞美、感恩和笑脸掩盖悲伤,难道悲伤就不存在了吗?不反思并改变灾难发生的因素,悲伤还会再度成河。 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权利,生命是弥足珍贵的,生命是最应该被尊重的,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构成天地间最亮丽的风景,一个个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、爱恨情仇构成了历史的大叙事,一个个生命才是一个社稷最应该关注和保护的——死亡,不可以被删除。 也许,很多牢骚、很多呼喊,很多不平,都可以被删除,唯死亡,不可以被删除。
2020-03-27 07:54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