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:
教育 >>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教育 > 正文

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

更新时间:点击次数:16777215次字号:T|T

2018年8月17日,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引市民前往参观。光明图片/视觉中国

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,不是接受与不接受的问题,而是如何顺势而为的问题。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强调,教育是重要的民生,也是将来人才培养最大的红利。智能教育是人口红利的最大红利。开展智能教育相关领域的语言智能研究,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。

语言智能(Language Intelligence)是语言信息的智能化,是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模仿人类的智能,分析和处理人类语言的过程,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人机交互认知的重要基础和手段。语言智能有力促进了语言教学、语言学习的智能化,拓展了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,在未来教育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
智能教育的时代特征

语言智能的迅速崛起为教育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2018年,教育部印发了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。该计划的核心要义是创新引领,开启智能时代新征程。伴随着首届智能教育大会的隆重召开,教育智能化序幕已经拉开,中国开始迈入智能教育新时代。

教育信息化分为技术化、智能化和智慧化三个阶段。技术化是让显示达到极致,以AR技术为标志;智能化是让算法达到极致,以情感计算为标志;智慧化是让理解达到极致,以人机交互为标志。我国教育信息化道路,自1978年广播电视大学探索开始,经过40年的建设,基本完成了技术化,目前已进入教育信息化的中级阶段——智能教育阶段。

智能教育AIEF(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)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依据教育大数据,精准计算学生的知识基础、学科倾向、思维类型、情感偏好、能力潜质AI,结合习得规律和教育规律E,合理配置教育教学内容Fusion,科学实施因材施教,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全面提升。

智能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。近期目标是减负担、激活力、强能力,就是减轻教师简单重复性劳动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、学业水平,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生存能力。远期目标是科学实施因材施教,真正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,开辟依据教育大数据TruthID选拔学生升学的新途径。

语言智能助力教育改革

作为语言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,自提出以来,语言智能始终注重理论和应用双线发展战略,一方面从内部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模式,另一方面从不同视角开展了跨学科研究,体现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点。

一、切合人工智能时代能力新需求。人工智能时代,如AlphaGo之类的机器都具有了记忆和思考能力。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,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也发生了转化。人工智能时代更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、提出问题、创新思维的能力。

传统教育活动中,教师的教学思维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倾向。语言智能系列教学产品从源头影响教师教学思维,通过建设大规模学习资源数据库、在线学习教育平台,全面分析个体学习情况,精准推送学习内容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、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,从教师、学生双向入手,引导能力培养倾向。

二、指导创新教学辅助技术研发。创新教学辅助技术是语言智能研究的重点目标之一,在终身学习、个性化学习逐渐占据主流的时代要求下,人们需要更便捷、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、针对性的教学辅助服务。智能批改、智能阅读等语言智能相关产品率先从语文学习入手,做到为学生提供独立学习环境、多元知识获取途径、在线学习辅导服务、开放式学习交互服务等内容,实现从知识来源到知识获取、知识掌握及运用等全过程的教学辅助服务。近5年来,语言智能高速发展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语言智能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机器翻译、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、语音评测、智能批改、智能写作等领域,智能阅读等新兴领域也逐渐发展成为研究热点。

三、以语文教学助力教学变革。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干预下,教育正在经历从传统到智能的颠覆性转变,逐渐体现出传统课堂向智能课堂转化、经验质量向科学质量转化、硬件搭台向软件唱戏转化、消费知识向创造知识转化、传授知识向指导学习转化、归一导学向个体适配转化、定性评价向数据测算转化的新局面。

语言智能研究从最难改革的语文教学入手,颠覆课堂教学模式,彻底转变教师角色,打通教学资源共享通道,以智能技术辅助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,并采用人机互动的模式实现“完成作业—自动批改”的多次循环,不仅使得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工作中得到解脱,能够集中精力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,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,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。

语言智能促进教育发展

语言智能研究要以服务国家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,突出教育应用取向,立足于实践,符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大现实需求。

一、服务国家教育均衡发展。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教育均衡发展,促进教育公平。城镇化快速推进导致城乡二元分化现象突出,进而产生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,直接影响教育均衡化发展目标的实现。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、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的学校之间,在师资、生源、软件硬件等设备、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状态。

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中提到,以改革创新驱动教育发展。智能教育旨在以信息化为手段,进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,加强智能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应用,提高落后地区学生接触优质教育的概率,实现教育的精准扶贫。语言智能从语言学习相关技术研发入手,从资源均衡、智能辅助教学等方面致力提升落后地区教育水平,服务我国教育发展整体目标。

二、重视语言教育应用取向。当前的语言智能研究正面临实现发展跨越的良好时机。语言智能特别关注脑认知技术、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的研究,主要有以机器理解为主的自然语言理解相关理论研究、以认知模式为基础的新型语义学研究等。语言智能研究始终以教育应用为导向,用最实用的技术实现最实际的学习效果。

李德毅表示,学习不是灌输,而是理解,应侧重交互过程。在“智能科学与技术”的迅猛发展中,语言智能及其研究由知识工程走向认知工程,以学习为中心,聚焦于脑认知的研究和利用,主要包括读—语言认知,看—图像认知,想—记忆认知、计算认知、交互认知等方面,重视研发成果在语言教育过程中的实际应用。

在语言智能教学辅助技术的协助下,教育信息化2.0提出的“三个转变”目标——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,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素养转变,从融合应用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——会更好实现。

2030年,建成世界人工智能高地是国家战略,教育智能化是其重要部分。实施智能教育务必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和应用试验,遵循政府主导政策方向、专家引领前沿技术、企业助推产品落地、学校催生教育成效的组织模式,以感知、传输、存储条件为基础,以智能课堂为核心,以智能教室、智能数据、智能服务和智能管理为支撑,建设五位一体的智能教育生态系统。

强国之基在人才,人才之道在教育,教育之纲在方案,方案之要在内涵,内涵之本在知识,知识之授在方式,方式之强在智能。语言智能研究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,从方式和内涵两个层面对教育发力。语言智能研究应更加主动关注教育活动等语言生活,主动对接国家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,起到引领教育发展、带动教育变革的先锋作用。

新华网 (编辑:steven)
0 条评论
不想登录?直接点击发布即可作为游客留言。
关注新闻网
推荐文章

[京ICP备09033879号-4]新闻出版许可证:京新出证字第0009号] [出版物经营许可证:京批字第直110105003546 号]
Copyright © 2015 联合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